/News.aspx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降 三候寒蝉鸣
立秋正值中伏,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闷热,是一段十分难熬的日子,胃口不好,疲倦乏力,所谓的“苦夏”。
中医养生讲究“冬养三九,夏养三伏”,夏季尤其是三伏天容易耗气伤津,食欲不振,因此,要在防暑降温的同时注重养生保健。
夏养心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仅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使人体更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因此,三伏天里人们要注重护心养心,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脏病的患者。
太子参、麦门冬、红枣、红豆、鲜桃等食物有养心气、助心阳、滋心阴、助睡眠的功效,可适当食用。
吃一豆
红豆
红豆不但能清心降火,也能够补心血。红豆所含的粗纤维物质丰富,有助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心脏活动功能等功效。同时又富含铁质,行气补血,养心血。
喝二茶
人参地节茶
人参、百合、地节,蒲公英,苦荞,五种搭配在一起,碾碎做成人参地节茶,每日泡水代茶饮即可,是日常养心不错的代茶饮。
莲子甘草茶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数次。两者合用,可预防心火,有助于睡眠,促进心脏健康。
按三穴
内关穴(益心安神)
位于手臂的内侧中间,在腕关节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左右各一。
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穴,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内关穴相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穴50下。
极泉穴(强心保养)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腋窝最深处)。用中指螺纹面,按于对侧极泉穴,用力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或电麻感向指端放射为佳。
灵道穴(疏通心经)
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处,左右各一。
用拇指先轻揉灵道穴1分钟,然后重压按摩2分钟,最后轻揉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