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aspx
小暑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小暑以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气象专家建议,大家需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
小暑和大暑期间,往往是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而且此时暴雨多发,台风也进入了活跃期。因此天气舞台经常是高温、暴雨、台风三巨头抢戏。
小暑过后,上蒸下煮的时期逐渐开启,“三伏天”的头伏热浪袭来,也是一年当中最难熬的时期。北方人习惯在小暑这天喝粥,主要是为了清热防暑和调理肠胃,炒绿豆芽成了小菜首选。很多地方还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因藕有开胃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冰镇西瓜几乎是酷暑唯一的解药,诗人苏东坡把西瓜叫做"冰浆仙液",入腹后就能清彻心扉。
盛夏悄然而至,炎热的天气往往让人心情烦躁,其实无论是高温还是多雨,都是万物茂盛、生长加快的催化剂,不妨静下心来,享受这专属夏天的声音,在炙烤中体会夏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