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aspx
热·浪·滚·滚·,40℃高温为何频发心梗?
今天是闰二伏的第一天
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
高温、高热、高湿的
“桑拿天”频繁出现
1年中最“可怕”的日子来了!
7月酷热!8月还会破高温纪录吗?
高温橙色预警
湖北重庆局地可达40℃以上
从入伏以来,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长达十多天的高温橙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黄淮中西部、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四川盆地东部、贵州东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最高气温达35℃。
其中,河南东部和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南部、浙江中北部、湖北大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重庆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7~39℃,湖北西北部、重庆东北部局地可达40℃以上。
气温升高需要怎样防暑
三伏天不止是养生的好时节,
更加是一个需要避病的日子……
武汉一位38岁的吴先生,烈日下突然出现胸闷喘不过气,以为是中暑躲进空调房,还喝下了解暑药, 没想到3小时后再次胸痛。被家人送到医院检查,才知是心肌梗死,紧急接受了介入手术。
近日,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了解到,由于天气闷热、湿度大,急性心梗、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明显增多,甚至一天收治8名急性心梗患者。
心肌梗死的高发季是寒冷季节,为什么夏季总会出现突发急性心梗?
据悉,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但气温高,空气湿度较大,含氧量降低,且人体为散热会使血液集于体表,因此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
另一方面,由于身体为了散热、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容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防心梗六大诱因
三伏天天气炎热,出汗导致血液黏稠、疲劳以及空调房内外温差过大等原因,心肌梗塞患者明显增多。有研究显示,气温每升高1℃,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约15%。所以,三伏天应特别注意防范心梗,生活中一些细节得重视。
第一: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会使动脉充分扩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则易诱发心肌缺血。
第二: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情绪激动不仅增加心肌耗氧,也可诱发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第三:暴饮暴食
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陡然升高,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容易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第四:冷热交替刺激
夏季在低温空调房内待得过久,突然到炎热的室外,或突然大量饮用冰啤酒等冷饮,身体遭受冷热交替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第五:吸烟或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第六:便秘
便秘时排便过度用力,会导致腹压增高。增高的腹压会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或严重的心律失常引发猝死。
夏季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保持室内通风;及时饮水,避免大量饮用冷饮;开空调的话,室内温度不宜过低。
善用食疗药膳。在日常饮食调理方面,中医非常讲究药食同源,生活中有很多食疗药膳。只要善于科学利用,就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疾病的功效。不少中药材具有活血化淤、疏通血管的功效。
这就不得不提到“血管清道夫”——银杏叶。银杏叶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它具有活血和养血的双向调节功能,长期服用可以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健康,用来保养心脑血管非常有效。
金芯宝胶囊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03 1 28337.3
“一种能调节血脂血压血糖保护心脑细胞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调节血脂,耐缺氧
本品是以银杏叶、大豆卵磷脂、葡萄籽提取物、葛根、沙棘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一般保健用量是每日 3 次,每次2粒,温水冲服。
很多心梗发作,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症状,而是会出现一些不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而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心跳加剧、咽喉疼痛、牙痛、上腹疼痛,还伴有胸闷憋气、出汗、口唇青紫,疼痛部位没有压痛等,就要考虑心脏疾患的可能。
心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而臭名昭著,而我们都不希望自己和家人出现意外,所以,一定高时刻提醒自己和家里人,远离这些危险行为、警惕发病前的各种征兆。